2014-05-16 01:06:43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也是世界助殘日,屆時南京博物院設立的全國首家視障展廳—博愛館將對公眾開放。
昨天,記者先行參觀了博愛館。館里的展品可聽、可摸、可讀、可看。展廳內(nèi)墻上有扶手,視障者摸著扶手前進,走到展品前語音導覽器會自動響起,詳細解讀面前這幅作品是陳之佛的工筆畫,還是唐伯虎的扇面。展廳中央擺放著金、銅、陶瓷等各類文物復制品,視障參觀者可以用手觸摸這些“文物”,感知它們的材質(zhì)、質(zhì)感、花紋,語音導覽器會告訴參觀者:他摸到的“文物”是西周時的兕觥,是罰酒的酒具,它的形狀像兔子……如果參觀者有興趣,還可以通過展臺上的盲文點顯器,像讀書一樣了解更多的文物資料。
為方便視障者參觀,展廳內(nèi)鋪設了橙黃色的醒目盲道,墻上裝有繞廳一周的扶手,可以指示參觀路線,門口還專門設立了拴系導盲犬的扶手。最貼心的服務要數(shù)兩臺自動輪椅,每臺造價40萬元,坐上去后可以感應地下鋪設的傳感器,按照設定好的程序自動走到下一件展品前。
南博社會服務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博愛館面積只有200平方米左右,為了給視障者良好的參觀環(huán)境,除了視障者必要的陪同者外,展廳不對健全人開放。
來源: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