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6 05:28:16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最近,高德地圖與交通部科學研究院、阿里云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7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可謂震驚四座。
數(shù)據顯示,濟南以全年擁堵2078小時、日均擁堵5.7小時的超高延時,超越北京,勇奪“中國首堵”桂冠。
更令人震撼的是,青島則以擁堵指數(shù)驟降9.66%的成績,成為年度治堵典范。不但甩掉2015年“十大堵城”的帽子,擁堵指數(shù)竟“暴跌”至全國40位,排在地級市廣東清遠之后。
▲2015年,濟南與青島同列全國“堵城”TOP10
▲2017年,濟南與青島的擁堵程度已天差地別
同為經濟大省山東的核心城市,濟南與青島面積相近、級別相似,青島的機動車保有量甚至超過濟南。短短兩年,青島究竟經歷了什么,一舉成為中國城市的治堵典范?
【1】
如果你有機會蒞臨青島、經歷早高峰,哪怕是在車流龐大的主干道金水路上,你感受到的都是一個“爽”字。不論是開私家車還是坐公交,人們最直觀的體驗就是一路綠燈,并以50公里/小時的高速前行。即便車流龐大,都不會造成惱人的擁堵。
這顯然并不是你今天運氣特好的緣故??杉幢闶切腋8斜锏那鄭u市民,對于通勤時間驟降一個半小時這種好事,也說不清一個所以然。實際上,這完全得益于專為城市道路打造的“綠波帶”。
所謂“綠波帶”,就是在特定的交通線路上,通過信號控制路段距離、規(guī)定路段車速,從而確保每段車流抵達路口時“恰好”遭遇“綠燈”。
這種科幻般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需要在城市主干道上掩埋大量地磁感應器。這樣,可實時感知地磁變化統(tǒng)計車流,以波形分析識別車輛,用紅外熱成像識別行人。掌控精細的實時大數(shù)據后,還要調用人工智能算法,以信號機操控紅綠燈,從而最大限度降低擁堵,實現(xiàn)快速通行。
如此強大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應用,并不是歐美舶來的高科技,恰恰是青島本地企業(yè)海信的杰作。
▲強大的“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黑科技,源自中國海信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把彩電做成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冰箱中國第二,空調中國第四的海信。
▲騷年們,你們對中國制造的力量一無所知
實際上,這仍然是海信超強實力的冰山一角。
它的商用POS收款機,已連續(xù)12年占據中國第一;
它的光模塊產品,連續(xù)6年稱霸全球;
海信甚至將高清顯示、3D掃描這類獨門絕技應用到醫(yī)療領域,幫著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yī)院成功分離了一對連體嬰兒……
更讓人引以為傲的是,在智能交通領域,海信已連續(xù)8年領跑中國第一。
【2】
2005年,北京奧運會智能交通方案的招標會,堪稱全球矚目。國際巨頭泰科、西門子競相入場,展開逐鹿。誰都沒想到,他們竟統(tǒng)統(tǒng)栽倒在名不見經傳的海信手里。
▲北京奧運場館周邊的智能交通,至今是海信統(tǒng)御的領地
把國際巨頭們拉下馬的,正是海信自主研發(fā)的智能交通信號機。
十幾年前,高端信號機的市場主導權,依然被國外廠商徹底壟斷。這些“洋玩意”看上去“高大上”,十幾萬元一臺。但在中國電力不穩(wěn)、人車混行的道路條件下,信號雜亂,相當雞肋。
海信瞅準了洋貨“水土不服”的軟肋,開創(chuàng)性研發(fā)出六大類、25種信號算法,使得信號機不但適應中國道路狀況,還能根據時間早晚、車流量、車積壓量“機智”調節(jié)紅綠燈。更重要的是,由于自主研發(fā),信號機單價被爆降到6~8萬元。
▲海信的智能交通方案碾壓國外對手
由于在質量穩(wěn)定性、算法適應性等方面碾壓對手,海信在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系統(tǒng)工程上一舉中標,并為奧運交通疏導立下汗馬功勛。如今10年過去,當年設置的海信交通信號機,年故障率也僅有3.6%,優(yōu)于國外產品5%的故障率。
北京奧運工程,簡直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活廣告。此后,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2014年青島世園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等大型活動,只要涉及到城市智能交通系統(tǒng)建設的,大都被海信所包攬。
如今,深耕智能交通19年的海信,不僅建成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更是遍布中國的100多座大中城市。
【3】
在海信打造的100多座“智慧交通城市”中,除了青島,貴陽是另一個神奇案例。
2016年,貴陽躋身“年度堵城”全國第五,比深圳更堵。貴陽一邊咬牙引入海信智慧交通系統(tǒng),同時對此也半信半疑。交警們對海信的規(guī)劃工程師說:只要你們搞得定貴陽的寶山路,那海信就沒有解決不了的擁堵難題。
在交警們眼中,寶山路堪稱“貴陽首堵”。這條主干道不僅車流大(40萬輛/小時)、可變導向車道多,沿線還遍布中學、大學、醫(yī)院、公安廳等人流密集型機構,突發(fā)性、高峰性車流極多。
海信經過多次調研,先為寶山路設置了大流量“綠波帶”,一舉實現(xiàn)一路綠燈暢行。接著,又抓住貴陽一環(huán)多射線的路網特點,實施三級交通智能管控:瓶頸處,快速疏導;在局部,提高通行效率;總體上,實時控制流量。
幾招下來,貴陽主干道車速大增、擁堵驟降,2017年一季度就退出“首堵排行榜”,效果立竿見影。
▲“海信慧眼”,堪比“天眼”
而最讓貴陽如獲至寶的,還是“海信慧眼”黑科技。
2017年,“海信慧眼”平臺率先在貴陽投入使用,交管系統(tǒng)對全城立刻有“了如指掌”之感。除了路口流量、實時路況、擁堵情況等數(shù)據被實時可視化呈現(xiàn),連外地車、違章車、公交車、地鐵的情況,也全都一目了然。
比如,通過車內攝像頭,公交系統(tǒng)能自動判斷公交車內的擁擠程度,迅速決定增開班車;而車輛位置、到站時間,也能隨時顯示在車站電子屏上,讓乘坐公交的市民大呼方便。
用“海信慧眼”打擊違法犯罪,簡直不能更爽。
查處套牌車,曾是交警的老大難。但海信的交通智能平臺自帶“以圖搜車”、“自動識別”功能,車內掛件、年檢標志、車身細節(jié)等都會被“明察秋毫”,智能識別率高達80%。更驚人的是,平臺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8秒鐘內就啟動警報,且會就近調集警力展開抓捕。
▲海信智能交通面前,套牌車無處遁形
有次,一位違章近百次的“老司機”被系統(tǒng)發(fā)覺,交警立即展開圍捕。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抓人的警察叔叔不著急、不飆車,平臺早就追蹤、預測了違章司機的逃竄路徑,使其“一路紅燈”,寸步難行。整個抓捕過程一點都不激動人心,完全是甕中捉鱉。
更讓人驚嘆的是,在百億量級的過車影像數(shù)據庫中,“海信慧眼”堪比“天眼”:精確車牌檢索只需1秒,模糊車牌檢索僅需3秒。
如此強悍的視頻檢索能力,給刑事案件偵破都帶來了一場革命。原本只能靠人力一點點查看的超海量監(jiān)控視頻,如今只要輸入“男”、“中年”、“藍色上衣”等關鍵詞,視頻中的關鍵部分瞬間就被切片分類,犯罪分子根本無處遁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僅此一招,海信足以領袖群倫。
【4】
實際上,海信的雄心和步伐遠不止于此。
在積累了龐大的城市交通大數(shù)據后,海信又敏銳發(fā)現(xiàn)城市政務系統(tǒng)的“數(shù)據孤島”,力圖將城市治理、經濟管理、公共服務等所有政務數(shù)據平臺打通,實現(xiàn)“一體化政府”、“一站式服務”,真正建成由智能交通、樓宇、醫(yī)療、社區(qū)乃至地下管網構成的“智慧城市”。
一個當下現(xiàn)成的案例是,青島的政務大數(shù)據和云計算中心,再度交付海信承建。如今,青島市15家委辦局的160多項業(yè)務,已遷至政務云平臺。市民要享受這類公共服務,再也不用“跑斷腿”、“磨破嘴”。
人們習慣性認為,創(chuàng)新高科技全都掌握在互聯(lián)網企業(yè)手里。但很多人看到海信夢幻般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方案后,大有思維被顛覆之感。
以制造業(yè)起家的海信,從不崇尚那些炫目、超前的概念,追求、看重的就是個安全可靠、扎扎實實。
海信的智能信號機,要的就是能承受2000伏以上的雷擊浪涌;海信的光通信模塊,就是要能死扛100萬小時,也就是不間斷使用114年;海信的高端商用空調系統(tǒng),更要求經受零上、零下70攝氏度的極端考驗,依然平穩(wěn)運行……
▲中國制造,要的是海信這樣的企業(yè)擔當
海信總裁劉洪新曾自我總結:這是一個笨行業(yè),是一個慢行業(yè),這是一個不夠酷炫但需要踏實投入的行業(yè)。
中國制造,需要的正是這樣愿意平心靜氣、勇于沉心磨礪的企業(yè)擔當。
來源:華商韜略官方賬號